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学者画家耿文飞:朴拙典雅 平淡始真 展现民族文化自信

2022-03-25 来源:聚焦中国 责任编辑:陶凯龙 点击:

分享到:

盘锦讯(图文 陶凯龙) 书画艺术作品不仅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更是书画家人文情怀和品德素养的展示与表达,千百年来,历数书画艺术名家无一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

著名画家耿文飞就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且专注艺术创作的艺术家。

多年来,耿文飞沿着踏实而又勤勉的艺术道路不断前行,时时迸发出一种追寻人文精神与时代心声的激情,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中国艺术的含蓄疏淡、和谐美感与深邃的境界,因为这些体现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精神。

耿文飞画作《绿水青山去无声》

与此同时,画家耿文飞的作品始终伴随着对生活、对时代、对世界的热爱与激情,不停地探索、变化,这种表现在传统国画中脱颖而出,对“水墨精神”从形式到语言的锤炼与不断探索,甚至是冒险和挑战。

国画《野草芳菲色》

从耿文飞近期的国画新作可以看出,其画作坦露以往的经验,以线为主,中锋用笔,刚柔相济。运笔不疾不徐,不卑不亢,笔痕圆润而厚重。淡淡的墨色,多层次的水渍叠加,使画面朦朦胧胧,混混沌沌,既单纯又有耐人寻味的丰富感,这正是所谓的“墨分五色”的现实诠释。这种看似不经意而实则高难度、高格调的笔墨追求,既体现出绘画独特的表征,也隐含文化内涵。

“平淡天真,朴拙典雅”一直是耿文飞的国画作品在“笔墨精神”层面地追求全新的境界,重要的是,他意识到文化精神的背后是生命意义的存在,而所有艺术形式、语言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深层都源于生命形式的作用。

国画《虚怀若谷》

耿文飞的艺术语言延续了他近年来所逐渐形成的朦胧、雅致、朴实、浑厚的风格,画面散发着明显的平淡天真、朴拙典雅的艺术气息。

书画艺术作品做到平淡天真、朴拙典雅是一种品位和格调,必须有高眼界、高悟性的素质。哲人云,取法乎上。

耿文飞对艺术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执着的追求,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为时尚所惑,所谓葆有一份真在心中,是敬畏,是初心。

国画《云深何处有清音》

近年来,画家耿文飞跟随恩师刘铁泉先生走了很多山川大河写生采风,寻求自己的感受,从生活中发现美。

由于他的画意出自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所以其作品没有似曾相识的流行模式套路及故作高深的“古人味”、肤浅的“写生味”,品赏他的“残荷系列”,“乡野系列”,如同读清新隽永的散文,讲有趣的故事,像品淡淡的香茗,听悠悠的雅乐,似乎毫不刻意,信手拈来,实则隽永绵长,耐人回味。

在耿文飞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一种自信的民族文化心态,其主题、意蕴、形式、语言、笔墨等所勾勒和刻画的正是生命意识、人文关怀,并由此激发的创作热情与自由想象的综合艺术。

国画《远方:湿地精灵》

一切表明,处在艺术转折中的青年画家耿文飞,以自己的艺术思考和实践,向着“艺术自身回归”、努力于感性生命和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结合,近年来其创作成绩有目共睹并以更高境界攀登的执着和刻苦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有理由期待耿文飞对水墨精神更多地叩问与探寻。

国画《春暖花开》

虽然画画是耿文飞毕生的爱好和追求,但他兼具家国情怀,具有社会责任,当选政协委员期间,撰写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民生提案,为推动盘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如果肩上没有担当,心中没有人民,那么笔下生出花来,也毫无意义”。耿文飞如是说。

国画《桂香留声》

耿文飞简介:

耿文飞,民革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70年代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庄台镇,1992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6年拜在著名国画家刘铁泉先生门下,从师学习花鸟、山水、人物等绘画技艺。

耿文飞连续当选盘锦市第六届、七届、八届政协委员,现为盘锦市双台子区第十届政协常委,民革盘锦市委副秘书长、机关支部主委,兼任辽宁省美协会员、辽宁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民革辽宁省(中山)画院理事、民革盘锦市中山画院院长、盘锦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盘锦市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盘锦辽河画院特聘画家、盘锦市双台子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双台子区辽河国画院院长等社会职务。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