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一世界”(盛和民先生诗句),印集中还有许多优秀作品“雪祭”“月光房子”“火焰之歌”“葬我于雪”等等,普安先生均能用诗的语言,利用汉字“错视觉”对篆刻意象带来的新景观,结果是令人心惊,诗的意境在形式上的蜕变,呼唤艺术门类跨界的突破与超越,《诗魔之歌印集》部分佳作准确地表达出新奇瑰丽的境界,自然而然地让人所膺服。印面扑朔迷离,如真如幻。既有扎实的汉印功夫,又有行云流水般的现代意识流,既没有快餐式印风那种肤浅,也没有文字在变形夸张中的故作姿态。笔触热情炽烈,充满了锈铜铸铁般的苍老遒劲。印面极富动感,并有浓郁的装饰性和绘画感,强烈的视觉效果,像音乐对人的心灵冲击与震撼,并试图以文字符号来诉说现代人对东方古老文化的那份陌生感和隔离感。
篆刻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道路,拉近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距离,就是一次胆敢越过雷池的开端。《诗魔之歌印谱集》表现出来的语言,无论从静态到动态,或者动静相生相克,都能让观者读懂诗,读懂篆刻背后的人生,触摸到宇宙万物那些没有时间和地域的界线。《诗魔之歌印谱集》是普安先生书法篆刻艺术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普安先生篆刻艺术游刃于赵、吴、黄、齐四家而来,又别于四大家之外,他善于发现和挖掘明清流派印中的亮点,归于已有。他的用刀,十分讲究技法统一性和协调性。朱文铁线篆和宽厚雄健的白文印,一般采用西泠八家的短切法充其骨格,以齐白石冲刀法保持流畅,或冲切两结合。小的白文印,他一般采用冲刀法完成。他的印风保留了黄牧父灵犀的笔触,舒展幽默,体态夸张;汲取了吴昌硕浑厚拙朴,寓方为圆写意风趣;融入了赵之谦苍秀雄浑,计黑当白的妙理;参透了齐白石大开大阖,乱石铺阶的运势。使转如笔,或润含春雨,或燥裂秋风。既有画理,又有诗境。并将自身坎坷不羁的人生感悟写在纸上,刻在石中。故洛夫称:“他是一位用刀在石头上写诗的印人,也是一位用石头思考的诗人。” 普安先生的篆刻艺术,诗境成为他创作的主题调。从六十年代开始,普安先生就渉猎篆刻。七十年代末,他创作的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组印在杜甫草堂展出,尔后又刻《银河颂》印集陈列在杭州西泠印社吴昌硕纪念室。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的《陋室铭》组印,以及九十年代着手对《汉印分韵合编》《缪篆分韵》等书的篆体字,进行系统化的审美重构。历时数载,将赵之谦“以书入印”理论,化成自已独特的“以印入书”之法,达到了以印篆的书风回归到书法本源上来。 因此,普安先生“一笔之中见情性”,那些充满个性的书法风格,就有了基调。早年,普安先生是以颜真卿的《勤礼碑》《大字麻姑仙壇记》两碑入手,尔后上溯汉魏,特别是北魏摩崖、石窟中那些篆楷合一的造像字体,体态雍容,纵横取势,舒展自如,类《瘗鹤铭》之旷达清恪。然,中宫收紧,笔墨粗细变化强烈,显然参入了自己的“书尊百衲禅心淡”的旨趣。作品如自撰诗立轴《雨湖小坐》、自撰联“寿同松鹤/怀抱古今”、赵嘏诗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等。 常以篆隶笔法作行楷书是普安先生一大特点。他的篆书作品就是一方大的朱文印,张驰有度,参差错落,善用浓墨枯笔,满纸充溢着金石之气和书卷之气。如篆书册《诗品》、篆书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等。达到篆书与篆刻高度的统一,所以,欣赏普安先生的篆书作品必须先从他的印谱入手,读懂了普安先生的印,就读懂了他的书法。 随着普安先生步入“杖朝之年,”“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周谷城先生语),他对艺术的追求心态更趋从容淡泊。参见近期普安先生的书法作品,章法愈老弥坚,笔墨使转不可方物。境界直达禅理佛道。有时偶尔画上寥寥几笔写意,得吴昌硕、齐白石之精神,骨力雄厚,亦不落俗套。书画同源。普安先生告诉我,他青年时从周磊村老师学画山水,六、七十年代为稻粱谋常作写意兰竹石之类。八十年代以来克服种种困难,专心诗词书法篆刻,笔简意赅,于文字艺术抽象美之想象空间駸淫既深,亦极尽快乐之享受。“万象在旁”,大道至简,此时,对于具象的绘画技法,反而觉得冗繁累赘了。 临别,敖普安先生还告诉我,艺无止境,他还在做新的课题,以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人合一的理想。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祖国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繁荣作出新的贡献。此行令我获益匪浅,也深深感到,在当代,一位诗人能兼书画篆刻,且取得较高艺术成就,其作品岂容轻视。艺术与人生,其中还有许多信息需要后来者好好研究与诠释。
注:(1)本文所引诗词及相关评论,见敖普安著《攻玉室诗词选》,2012年8月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2)本文所引书法篆刻作品及相关评论,见2005年12月湖南美术出版社所出版《真水无香-敖普安书法篆刻作品集》及萧建民《留住一径斜阳——读敖普安先生篆刻新作<诗魔之歌印集>》一文。
作者:董赤宇 2021年10月于湘潭
敖普安先生作品欣赏: ![]() ![]() ![]() ![]() ![]() ![]() ![]() ![]() ![]() ![]() ![]()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董赤宇 编辑:刘 艳 审核:吴明德 |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焦点阅读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