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喜迎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一行参观

2021-03-02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王宁 点击:

分享到:

2021年2月20日,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在恰逢建党100周年之际,特别邀请青岛老兵时代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李文佑(队长)、曲志强、宋淑芳、姜燕、丁善国、李少卿、张志选、于建新、崔国章、邵江宁、王晓玉亲临博物馆参观交流。国家创新发展智库共同主席(陈香)助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健康产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秘书长、青岛同溯心连心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辛本有参加活动。

本期活动由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青岛少华美术馆、全国“五老”服务办公室青岛崂山智慧乡村志愿服务中心主办,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健康产业研究所、华夏未来之星(北京)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心连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同溯心连心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协办。

在活动中,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邓茜文、青岛少华美术馆馆长纪澎、分别围绕文化多样性与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首先介绍了博物馆建设缘起与成就、以及西洋艺术品鉴知识,还分享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渊源。随后,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一行在驻足观看的同时,细心聆听邓茜文馆长的讲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魅力所在。邓茜文提到,虽然中西方文化逐渐相交、融合,但是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守住已有的传统文化,融合涌来的西方文化,为实现中西方文化融合大发展献出博物馆的一份力量。

参观人士认为,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积淀,在这里不仅仅有强烈的艺术感受,还处处都张扬着西方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人文艺术情景,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为推进中西文化融合,促进青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凝聚力量,对“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西方友好合作共赢的愿景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最后,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一行漫步在青岛茜文欧洲艺术博物馆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长廊中,秉承家国情怀,借物表达对建党100周年浓浓的祝福之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简介:

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工作队诞生于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最初只有10余名成员,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就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

对于乌兰牧骑所坚持的先进文化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勉励乌兰牧骑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扎根生活热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