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华山论剑三十载,拨开混沌除魔咒—记杰出国际艺术大师陈朝宝

2020-10-12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国际书画艺术网, 点击:

分享到:

万物本混沌,浮尘藏大千,于大道无形中,用扭曲的线条与夸张的色彩,描绘一个似今非今,似古非古的感知世界,春秋大梦,梦如人生,人生须弥,几多欢喜几多愁。

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头顶,那是人生无法逃避的生老病死,聚散离合!

2007年陈朝宝教授(左一)在中国美术馆开个展与时任馆长的范迪安先生(右一)合影。

2018年12月2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范迪安先生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0年8月18日,范迪安先生被聘请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当年华山论剑,这照片中谈笑风生的两个人都一路披荆斩棘,如今范先生是中国艺术界的领袖,而陈教授则以诙谐幽默的画面在画坛闯荡几十年,他的艺术创意对海峡两岸艺术融合西方思维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思维辽远,博古通今,是华夏大地的毕加索!

▲将东方水墨美学与西方堆叠彩墨巧妙融合,更显构图的深遂意境。(图/陈朝宝 提供)

笑我人生 海阔天空 陈朝宝为艺术生命风云再起 至情至性丰沛挥洒

【记者 辛澎祥/採访报导】

艺术在年代的淬炼下自有浑然天成的展现,创作在时空环境的养成中必有宏观格局,在东西方融合的技法表现上,也因艺术的蕴化而更显寛阔与视野突破。知名漫画与书画家陈朝宝,历经法国巴黎的画游与台湾的创作历程,具体而微展现深遂的特质与意境。陈朝宝奉献一生,艺术生命更显光芒毕露,为创作而生,为笔墨新运而活,令人赞叹不已。

1997年陈朝宝老师的作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出,引起画坛高度关注,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且获馆方收藏两件作品,并荣登馆刊杂志之封面人物,引来好评。并于2008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推荐申请下,再度出席了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双年展展出,引起骚动。曾以风云再起之姿,在海内外主流城市的个展及台北国父纪念馆所举行的个展,皆在艺术界造成轰动。数十年来的海内外展出,也得力于多位国内外知名艺术经纪人的支持协助,让他的作品为重要藏家所收藏,备受重视。

年事已高,消瘦憔悴的陈朝宝老师在他的关门弟子:台湾优秀艺术家丞雨女士的个人书画展现场与丞雨女士合影。

陈朝宝老师一家人与丞雨女士相见欢。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节选自《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

自1997年陈朝宝教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办展,引起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画坛的一片轰动,历经23年,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在科技与文化上赶超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思维逻辑方式更加国际化,再观赏陈朝宝教授中西合璧的东方色彩浓郁的写意、抽象作品,更有一种心灵与心灵亲切对话的感觉。

这是陈朝宝教授的成功!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功!

陈朝宝教授带着病体坚持作画,每画一笔都是那样艰难,我们感动他无私奉献给世界的每一件墨宝,更祝愿他老人家早日战胜病魔,福寿康宁!

撰稿:

中国翰林书画院秘书长

物华天宝艺术推广中心负责人

刘珺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