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大美术家朱曜奎耄耋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

2020-09-20 来源:聚焦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

分享到:

2020年9月1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北京盛世收藏承办的“妙造天地·匠心大美——朱曜奎油画·漆画·国画耄耋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巅峰妙境、漆彩意境、耄耋幻境,分别展出了朱曜奎油画、漆画、国画等200余幅精品力作。

朱曜奎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原文化部副部长常克仁,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总装备部副政委李东恒,全国政协秘书局原局长姚平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文杰将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鲁晓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芮法彬,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书记陈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卢新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汪钰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廷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嘉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原监事会主席、中国文化报副社长杨开金,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原副局长赵康,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博士后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邵晓峰,国家民委民族书画艺术研究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书画院副院长阮宗华,北京荣宝拍卖原总经理刘尚勇,徐悲鸿艺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江三波,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王邦华,中国24《收藏》杂志原主编陕西省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毅民,颜文樑纪念馆馆长葛杨,郭兰英艺术发展基金会郭亚昕,盛世收藏艺术馆馆长廖风华等600多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朱曜奎,1932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清华美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杰出美术教育家、新中国“大美术”倡导者之一、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新中国壁画开拓者之一、中国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开拓者。

朱曜奎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朱士杰与胡粹中、颜文樑被誉为“沧浪三杰”。朱曜奎自幼师从父亲朱士杰、颜文樑、刘海粟等大师,倡导“大美术”和“大设计”理念,能自由融合油画、漆画、国画、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朱曜奎也是新中美美术教育的推动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办了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系”;七十年代力导恢复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创建“特艺系”;九十年代首次创建了民办艺术设计院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美术专业人才。

朱曜奎油画《毛主席与安源工人》收藏于江西安源纪念馆;油画《辽沈战役》 、《杨子荣英雄》收藏于东北烈士纪念馆;漆画《版纳夕阳》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出版《素描与速写》 、《现代漆画技法》 、《羊的造型》 、《世界面具艺术》等出版物。作品在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广泛展览并受到一致好评。

此次画展展出了朱曜奎教授近年来油画、漆画、国画艺术作品——油画细腻精微、层次丰富;漆画自然流变、造化神奇;国画墨色交融、氤氲迷离。

从他的油画中人们看到东方的诗趣与意趣,也看到了西方的色趣与画趣,营造出一种恍若仙境、天人合一的艺术美感,从中可以感受到热爱自然回归质朴的情感和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观之使人印象深刻,慰藉、温暖和鼓舞心灵。

他的漆画受到泼彩画、陶瓷“窑变”以及抽象油画的启示,从色块结构发展出抽象灵感,然后融入个人思考,逐渐发展形成独特的“泼漆画法”,他的这种创建把漆画的表现内容和展现形式进一步扩大,这一艺术贡献也将被中国艺术史所铭记。

他的国画广泛吸收古典艺术、印象主义的营养。突出人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新鲜感、层次感,破除了传统山水画略施淡色的程式。大胆的突破“墨分五色”绘画传统,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运用到山水画创作之中,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视觉效果。

朱曜奎先生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仍然坚持不懈的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事业。他大仁至善的人格品德,他的艺术思想、实践和风范正在为我们竖起了一座高山仰止的高峰。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