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著名画家韩舒柳收徒仪式隆重举行

2016-05-30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王宁 点击:

分享到:

   
中国西部开发办公室主任李敬伟先生代表来宾致辞
韩舒柳老师致辞

陕西秦之缘文化传媒总经理、诗人文源先生致辞

家长致辞

家长致辞

贺章庆向韩舒柳老师敬茶

蔡瑞向韩舒柳老师敬茶

黄迪向韩舒柳老师敬茶

徒弟向韩舒柳老师敬献鲜花
    西咸网-西咸新闻网讯(记者 刘疆坤)5月22日下午,我国著名画家韩舒柳先生在大秦故都德善咸阳的桃源居酒店收了三位徒弟。中国西部开发办主任李敬伟先生;原咸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华瑜先生;原咸阳市广电局纪检书记朱信明先生;咸阳市秦汉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先生;陕西秦之缘文化传媒董事长孙芹女士;陕西京兆实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时兴先生;丹凤土门公社掌门人黄金女士等30余名嘉宾应邀出席了拜师仪式。收徒仪式由陕西秦之缘文化传媒总经理、诗人文源先生主持。

韩舒柳老师回赠徒弟作品

韩舒柳老师回赠徒弟作品

韩舒柳老师回赠徒弟作品
    韩舒柳先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早年得到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叶访樵大师的亲授,深得真意。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加之悟性不凡,艺术个性强烈,又勤于探索,在青年时已崭露头角,声名鹊起于长安画坛。其主要作品主要作品有《雪原》、《天界》、《甘南秋晖》、《极地的梦》、《无边风云极地来》等。作品入选中美协主办的国际书画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山水画展等大型展览。作品曾获中国画研究院一等奖、第四届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日本第二回国际画展金奖、陕西省画展一等奖。被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皇帝陵等单位收藏,并被收入多种画册,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美术》、《艺术世界》等刊物。出版有《韩舒柳画选》、《韩舒柳画集》、《艺术宣言》、《世界美术作品选集》等论著。现为中国西部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艺术投资协会副会长、陕西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咸阳市艺术科学领导小组成员、西部书画院院长、教授、原咸阳中国画院院长。

韩舒柳老师与三位徒弟合影

韩舒柳老师与部分学生合影
   近年来,韩舒柳先生一直对中国画、山水画情有独钟,日前已初步建构起一个独具魅力的西部山水和立体美学体系。其作品多表现丝路大漠和高原风情。画风雄浑壮美,笔意恣肆豪放。其审美趋向注重自然与生命的对话、宇宙与艺术的哲学思考。他的作品画才多端,偶作花鸟笔精意妙,别开生面,荦荦不群。尤擅山水,多表现高原风情、丝路大漠及秦岭山麓。他的西部山水画是他探索“大山水”的第一乐章,他是拓荒者也是朝圣者,艺术精神“独与天地相往来”,他的《雪原》、《极地的梦》、《夏河秋晖》、《无边风云极地来》等作品至大至刚,苍茫神奇,为雪域高原开辟了一个大美之境。他认为“大山水不但要具有大笔墨、大意境,更要有大智慧,就是把哲学、美学和自己的思想体系融入山水之中”。他建构自己的西部山水的美学体系,首先强调笔墨的审美层次,以真笔墨直抒胸臆。用笔豪放不羁,出神入化,“笔所未到气已吞”。敢于打破固有的视觉图式,并借助了影像原理,常用大块墨色表现山壑的逆光,如《极地》等作品,使画面顿然融入到神秘的梦幻之中。但这种墨色,不是僵硬呆板的,却是活变的、禅意的。他常把用墨发挥到极限,水墨淋漓而又气象万千,远近、明暗、对比强烈,构造自如。他的创作原则是“宁画死不画平,绝处逢生,出奇制胜”。的确,假如没有大量的“废画三千”的实践,没有掌握用水、用墨以及用笔的妙造,这种化险为夷的艺术手段,是无法在瞬间完成的。而且,韩先生的山水,不是小情调的那种,却是大气磅礴的,是“航拍”的那种,是自千仞之高而俯视下的山峦。千里在掌、咫尺千里,小中见大、具体而微,不是理论上的空话,胸中自有万壑云烟,才能善于造境,挥洒自如。王夫之《薑斋诗话》所强调的“势者,意中之神理也”,正是道出绘画作为艺术之所以能成立的原因,在于缩形、定形、定势之术,墨气弥漫,于是,形与势就在尺幅之内宛转屈伸、擒纵自如。所谓的“审美错觉”,便是这样的意味,它是纸面上的虚景,却可以产生超越现实的审美感受,形成中国西部山水和立体美学独立体系。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