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三远开幕现场齐物见心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七人展第二回圆满开幕

2016-04-13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媒体中国艺术之梦 点击:

分享到:

来源:中国网

 

 

作为近年来当代写意花鸟画的著名展事,“齐物见心: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七人展”第二回于2016年4月10日下午15时在天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担任策展人,汇集了李云雷、许敦平、阴澍雨、李雪松、周午生、刘海勇、曹远平等七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70后写意花鸟画家的七十余幅新作。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以“新传统与写意花鸟画的当代格局”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由策展人于洋主持,著名批评家王春辰、朱万章、王平、邵亮、郝青松,及七位参展艺术家围绕展览作品及写意花鸟画的文化价值与当代性等问题展开讨论,纷纷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观点和感悟。

 

春风又绿,齐物见心。从2015年京城琉璃厂的正观美术馆,到本次津门河畔的三远当代艺术中心,自去年于洋先生提出“齐物见心”(Universal Things in Mind)的理念被付诸展览实践,这一主题展览已经来到了第二回,艺术家们的新作汇聚天津,在当代文化场域中展现写意精神,延展“齐物见心”学术理想的新篇。

 

 

正如展览前言中所阐释的,这个展览的初心并不是在古代笔墨传统惯性延续的态势中自证某种价值,而恰恰是力图绕开“媚雅”的薄纱,直取写意文化的精神。从传统中生长于拓进的写意花鸟艺术的文化贡献与当代价值,正在于其通过花鸟物象与笔墨韵致的表达,来重启我们对自然、对季节朴素的感知,使得我们对于世界万物的观照回归于纯净而富饶的本心。

 




 

意之闳大者,意之精微处,当“写意”面对“万物”,也便赋予了万物以内心的生机。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古沉淀至今的笔墨程式呢?这种视觉语言范式又是在何种情境下能够升华为一种精神性的抒发?种种学术思考,在本次展览及其作品的践行中逾趋深入和清晰。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