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艺术 > 正文

苏州玉雕大师于士荣

2016-04-06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王宁 点击:

分享到:


苏州玉雕大师于世荣

1989年进入苏州常熟红木雕刻厂学习木雕艺术,自己对雕刻艺术有着强烈的热情,在这里我努力学习,刻苦专研,终于学有所成。1992年向倪伟滨老师学习玉雕技艺,走上了工艺美术的道路。我的师傅曾经告诉我:“学玉雕就得先学做人,人品好,玉品才好,用人的思想精神贯穿于玉雕作品。”这句话深深地在我脑海扎根。

在玉雕厂学习的这些年中,使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对这门传统艺术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也领悟到:“工”是一切艺术的骨架、是作品的根茎,“艺”是作品的花和页,灵魂和气质,体现了作品的生命价值!同时它们也是一件好的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灵魂,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开始有了丰富的灵感,寻找如何才能体现“工艺”作品的灵魂、雕刻出作品的生命。并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艺术理想,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去实践。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坚强?”我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自己的人生,自己规划,自己的路自己走。

在1999年成立了《于士荣玉雕工作室》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更新自己的创作思维,克服资金少,人手少,厂房简陋,设备不全,玉料少等种种困难,刚开始也只有半生产自己的作品和半对外加工玉料。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创建了我的和田玉工艺品店铺,逐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理想天地。慢慢的我的作品(骑马关公)、(童子拜观音)、(刘海戏金蝉)等作品在同行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所谓:“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先有根茎,再有枝叶,尔后花实”,努力终会得到回报,逐渐也在本行业立足。

任何艺术创作都不能闭门造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不是夸夸其谈,要不断探索,敢冒险,敢挑战,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才能使我的这种现代新玉雕艺术风格和玉雕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随着玉器市场的繁荣,玉料价格的疯狂上涨,用昂贵的上等白玉原料区设计创作从不曾做过的新题材,新作品,去接受市场检验,同样也是非常有挑战性。信心是建立在实力的基层上的,不断的创新欲望和激励自己,支持自己的艺术理想。马尔顿曾经说过:“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所以我坚信这种新颖的玉雕作品,会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

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一个好的玉雕匠人,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既要有良好技艺,更要有健康的思想。我会一如既往的对艺术和工艺孜孜不倦的追求,因为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抱定决心用一生的实践来追求艺术理想。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现任玉雕高级工艺技师、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和田玉爱好者联盟常务理事、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常务理事。

于士荣作品——童子戏财神
于士荣作品——山水情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