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正文

聚焦“双碳”目标 坚持“绿色引领”——宝鸡市绿色建筑创建行

2022-05-02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王宁 点击:

分享到:

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地政府2022年工作中的突出亮点。陕西省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刻认识到,建筑业的减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对扭转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系统提升群众住房宜居性、包容性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按照这个目标,宝鸡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探索近零能耗建筑等多样化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建筑业优化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png
  宝鸡市石鼓·天玺台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
  精细落实政策,营造绿色建筑的“好氛围”
  发展绿色建筑,是落实“双碳”目标最佳路径。按照中、省政策要求,宝鸡市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宝鸡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在绿色建筑的立项、规划、监管、评价、验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引导本地企业实施绿色建筑工程,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代表项目,为其中3个项目争取省级奖励补助资金达676.75万元。2021年起市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认真落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12个项目进行线下评审,对3个受疫情防控影响的项目进行了线上评审。全年新开工绿色建筑总面积191.1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比达到60.89%。“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资金补助等措施,绿色建筑占比稳步增长,为全市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2.png
  宝鸡市蟠龙·观山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
  精准聚焦发力,树立装配式建筑的“风向标”
  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宝鸡市住建局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认识上,有着“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按照中、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要求,我们积极行动,先后制定了《宝鸡市装配式建筑建设发展实施细则(暂行)》《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单体装配率要求的通知》等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将装配式建筑纳入建设工程审批环节,采取调研督导、外出考察、示范引领、基地建设等工作措施,有效的提升了装配式建筑占比。2021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53个,总建筑面积110.66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4.61%。同时,又在全省超前引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项目落地,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整体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装配率达到90%以上,较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碳排放量降低35%以上,相对传统建筑工期缩短50%以上,减少粉尘和建筑垃圾达80%以上,主体建筑材料85%以上可回收再利用。为全省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宝鸡方案”。
  3.png
  宝鸡市宏昇·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
  精心培养典范,打造超低能耗建筑的“生力军”
  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动力之源。2021年宝鸡市重点培育1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打造宝鸡首个超低能耗康养社区,该项目一期12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按照《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进行设计,采用被动式门窗、高效外围护保温系统、无热桥设计、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等技术使项目建成后能够保证室内处于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舒适健康生活环境,比现行国家节能标准再节能30%以上,节能率达到90%左右,年均每平方米能耗低于65千瓦以下,相比传统建筑年减碳量达到73.25公斤/平方米。该项目已取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并被陕西省厅确定为建设管理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下一步,宝鸡市住建局将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在项目一期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将该项目二期打造成陕西省首个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区,为宝鸡市建设行业实现碳中和探索出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
  在“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上,宝鸡市住建局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转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乡建设发展方式,在获得2021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的基础上,抓住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机遇期,努力争当绿色低碳发展的践行者,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王文生、李峰;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建筑节能和勘察设计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