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万象 > 正文

硬核科技赋能安全生产 智慧工地为项目戴上“安全帽”

2020-09-10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采编网 点击:

分享到: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智慧工地”逐步推广,并得到国家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崇。2019年底,江苏省住建厅在《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及:“江苏省积极探索建立基于数字建造的智慧安全监管体系,把开展“智慧工地”建设作为加快建筑业工程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此加快工程建造方式的转型升级”。

 

扬州华侨城作为省级重点项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前瞻性眼光与战略性思维布局,大力推进该应用的建设,于2020年1月进行筹备,2020年5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超前达成核心目标,是同类企业中率先完成“智慧工地”运行的项目。

 

 

智慧化技术监控 构建互联网思维

 

扬州华侨城始终践行央企责任与使命,大刀阔斧推进“智慧工地”的改革与建设,其宗旨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与传统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由人防转变为智慧技防,营造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

 

 

 

在硬件层面搭建塔吊运行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塔吊运行,保障作业安全及使用规范,并可进行塔吊的实时监测,包括防碰撞计算、起重量限制、力矩限制、高度限制、风速报警、实时显示与声光报警等,有利于消除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新增施工升降机黑匣子,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记录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科学控制升降速,超载及时发出警报,实现安全监测全方位预警,现场管理人员可根据实时数据做出反应,及时制止违章行为。

 

“智慧工地”的投入使用,将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促进项目现场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真正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绿色、精益的施工现场管理一体化平台,助力于企业高效良性的运转。

 

数字化管理空间  摇变“智慧大脑”

 

时代的进步、工程的复杂度,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必须要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主动走进大数据时代。扬州华侨城项目将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集成为统一的大数据云平台,使项目建设也能实现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实现了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这一创新应用,促进扬州华侨城工程施工实现可视化智能管理。一方面增强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各关键要素,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有效支持现场作业人员、项目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各层协同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通过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保证施工现场互通互联。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