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二季度,波兰弗罗茨瓦夫科技大学(WUST)将安装全栈超导量子计算机IQM Spark。
- WUST计划主要将该系统用于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开展前沿科研工作。
- 此次部署也延续了IQM在波兰拓展量子生态系统方面的努力,旨在通过与行业主导者的协作以及对本地人才的投资,推动整体发展。
- IQM目前在华沙设有办事处,致力于成为中东欧市场领先的量子解决方案提供商。
波兰弗罗茨瓦夫和芬兰埃斯波--(美国商业资讯)--波兰首台量子计算机由全球领先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企业IQM Quantum Computers开发,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在弗罗茨瓦夫科技大学(WUST)投入使用。
这台全栈量子计算机的安装是波兰科技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该计算机名为“IQM Spark”,拥有5个量子比特,将助力该校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研究人员、博士生以及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也可使用该系统。预计首批用户将包括校内量子比特计算俱乐部的成员,他们将率先在该平台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WUST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教授Wojciech Bo?ejko表示:“这是我国及整个东欧地区首台采用低温超导量子比特技术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将为波兰学生提供实际接触量子计算机、进行量子编程实践的宝贵机会。我们的目标是开展研究,并培养IT专业人才。”
继去年在波兰设立新办事处之后,IQM已启动多项举措,支持该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量子计算生态系统。这些举措包括加速提升量子解决方案的市场采用率、加强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以及投资培养本地人才。
IQM Quantum Computers联席首席执行官Mikko Välimäki强调了该系统对波兰的重要意义:“我们很自豪能够交付波兰首台量子计算机,此举将巩固我们作为中东欧量子技术发展核心枢纽的地位,提升科研水平,并有望推动现代科学与产业变革。”
IQM首席商务官兼中欧和东欧(CEE)市场区域总监SylwiaBarthel de Weydenthal补充道:“波兰在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底蕴深厚,这为培养本土人才、孕育新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奠定了理想基础。”
弗罗茨瓦夫科技大学计划在该校网络与超级计算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为该量子计算系统举行落成仪式。
关于弗罗茨瓦夫科技大学:
弗罗茨瓦夫科技大学(Wroc?aw Tech)成立于1945年,其建校主要依托原利沃夫理工大学和扬·卡齐米日大学的师资力量,他们利用遭战争损毁的德国理工学院(TechnischeHochschule)校舍重建了这所高等学府。
目前,该校设有14个学院和3个分校区,拥有20,288名在校学生,其中博士研究生758人。有超过2,296名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国际学生1,312人,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学校研发的一系列原创技术解决方案、专利、发明与产业应用技术均会获得专利保护。仅过去十年间就获授2,822项专利,在波兰国内位居前列。学校现有581个教学实验室、407个科研实验室以及8个认证实验室。
关于IQM Quantum Computers:
IQM是超导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IQM同时提供本地全栈量子计算机和云平台,来访问其计算机。IQM的客户包括领先的高性能计算中心、研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他们拥有IQM软件和硬件的完全访问权限。IQM拥有280多名员工,在科罗拉多州、埃斯波、意大利、慕尼黑、马德里、巴黎、新加坡、东京和华沙设有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