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财经 > 正文

村田首款面向Wi-Fi 6E/7的寄生元件耦合器实现商品化

2023-12-15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媒体合作国际文传 点击:

分享到:

村田制作所(TOKYO:6981,以下简称“村田”)首次开发了寄生元件耦合器(以下简称“本产品”),该器件可让支持Wi-Fi 6E(1)和下一代无线 LAN标准——Wi-Fi 7(2)的天线同时实现高效化和小型化。通过在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配置的天线上添加本产品,可以实现符合Wi-Fi 6E/7标准的良好无线通信。目前已经开始量产,搭载本产品的设备计划于2023年底投入市场。

本新闻稿包含多媒体。此处查看新闻稿全文: businesswire.com/news/h

(1) Wi-Fi 6E:将最新的无线LAN标准——Wi-Fi 6 (IEEE 802.11ax)的可用通道扩展后的标准。除了以前可用的2.4GHz和5GHz频带外,还扩展到了6GHz频带。可以进行更多的连接,实现了干扰更少的舒适Wi-Fi环境。
(2) Wi-Fi 7(IEEE 802.11be):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实际使用的下一代无线LAN标准。

为了实现适用Wi-FiTM高速通信的Wi-Fi 6E和Wi-Fi 7标准,提高通信速度和质量,需要为电子设备配备多个天线。另一方面,随着处理器的高性能化,散热装置和电池变得越来越大,天线安装空间有缩小的趋势,所以需要更小的天线。此时遇到的技术问题是天线变小会导致其在宽频带中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能够同时实现小型化和高性能的技术。

对此,村田利用自行研发的陶瓷多层技术,开发了本产品,它可以同时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和宽频带的高效化。寄生元件耦合器是一种将2个线圈靠近放置的小型(1.0x0.5x0.35 mm)器件,结构类似变压器。线圈之间的强耦合增强了馈电天线和寄生元件之间的耦合,从而实现在宽频带上具有高效率的小型天线。

今后,村田将继续致力于开发满足无线LAN宽频带化等市场需求的产品,为提高无线设备的发展做贡献。

主要特点

●宽频带化后提升天线效率
通过让寄生元件与馈电天线进行强电磁耦合,可以增加寄生元件的天线共振,实现天线高效化。

●实现天线小型化
如果将天线单纯地小型化,寄生元件与接地之间的电磁场耦合会变强,因此,与馈电天线之间的耦合就会相对变弱。通过使用本产品,可以加强馈电天线与寄生元件之间的耦合,即使使用小型天线也能获得良好的特性。

●抑制因天线电缆较长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天线在宽频带上使用时,会出现阻抗失配,从而导致无线通信的性能恶化。
而且,将阻抗失配的天线连接到通信电路上,长电缆会进一步加剧阻抗失配,从而导致插入损耗高于预期,无线通信的性能会显著恶化。通过使用本产品,可以改善天线匹配情况,即使在使用长电缆时也能抑制无线通信的性能恶化。

主要规格

产品名称 寄生元件耦合设备 (Parasitic Element Coupling Device)
尺寸(L x W x T) 1.0mm×0.5mm×0.35mm
型号 LXPC15AHA1-001(Middle/High Band用)、LXPC15AHR1-002(Middle/High Band用镜面型)、LXPC15ALA1-003(Low Band用)、LXPC15ALR1-005(Low Band用镜面型)、LXPC15AUA1-008(Sub6 Band用)、LXPC15AUR1-009(Sub6 Band用镜面型)、LXPC15AWA1-012(Wi-Fi 6E用)、LXPC15AWR1-013(Wi-Fi 6E用镜面型)※镜面型是将设备内两个线圈的耦合极性互换后的产品。
插入损耗 0.35dB(Typ.)※在6GHz的条件下使用LXPC15AWA1-012和LXPC15AWR1-013时

主要应用

PC、平板终端、智能手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相关设备、游戏机和Wi-Fi路由器等利用基于Wi-Fi 6E/7标准的Wi-Fi通信及蜂窝通信的民用设备

免责声明:

1. 中华发展报道网仅为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中华发展报道网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中华发展报道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华发展报道网,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中华发展报道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中华发展报道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 自媒体用户在中华发展报道网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发展报道网有权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权利。

4.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中华发展报道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中华发展报道网取得联系,以便中华发展报道网迅速做出处理。

Copyright @ 2001-2013 http://www.fzbdsd.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邮箱:fzbdsd@126.com
未经发展报道网_发展报道编委会【官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备案号 粤ICP备17031398号